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规章制度 >> 正文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

2020-06-28  点击:[]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

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辽宁省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我校为了加强和完善对教师的考核管理,树立良好的教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特制定本工作常规。

一、总则

(一)教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实践“立德树人”,师德高尚,遵纪守法。

(二)教师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三)服从工作安排,积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教风严谨、端正,为人师表。

(四)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制定教学计划

(一)教学计划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教学大纲和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符合学生实际,适应会考、高考要求。

(三)每个教师在学期开学初要考虑教学计划,各学科组必须在每学期开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写好学期教学进度表,经教研组长审阅同意后,上交到科研处。

三、备课和上课

(一)备课常规要求

1、明确授课计划,写明授课日期,做到课课有教案,不抄袭、复制教案。

2、备大纲:

深入钻研和吃透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明确教育目标,认真钻研近年来各地高考试题,努力把握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3、备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把准学科知识体系,明确教学目的、重难点,能紧扣教材又高于教材,借助参考书又能突破参考书,能根据教材实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增删,延伸、整合、新编,注重学科渗透、知识迁移及知识应用。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给予学生认知、活动、思维、情感的空间。

4、备学生: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和成长的需要,以学生情感态度、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5、备教法:

教法选择应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差异能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落实知识,激活思维,突出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加强对知识产生、形成过程的教学,加强知识怎样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有知识形成、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体现在教案中。

6、备学法:

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的多样化,使学生在“做中学”、“思考中学”、“体验中学”、“尝试中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7、备反思

对教学定位、教学设计、生成性问题、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问题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反思,不断修正、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备课理念

1、树立“要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理念。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能力的方法”,多启发,多引导,多鼓励。

3、加强课程跟当代社会、经济、生活和科技的联系,拓宽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学用贯通。

4、指导学生自主地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质疑、批判、合作、欣赏等良好的人生品质。

(三)教师备课十忌

备课是常规教学和重要环节,是教学具有高效性的根本保证。为使备课者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应忌以下现象产生:

1、敷衍了事 流行形式

备课应是教师积极主动的工作。若将备课视为可有可无,只是为了领导的检查,认为是一种负担,都是对备课意义认识不足的表现。备课敷衍了事,不深钻细研教材、不研究学生,教案三言两语,提纲式备课;或分阶段突击,教案成了授课后的笔记;或备而不用等,都会使备课流于形式,毫无意义、价值。

2、项目残缺 只备过程

完整的备课一般包括教学目的及要求、重点、难点、教学关键、知识点、能力点、渗透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在备课的组成部分中,前几项是教学过程的必要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围绕其它项进行的,或者说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其它各项的具体体现。只备教学过程,其它项目不予考虑或残缺的备课是盲目的备课。只有在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把握住重点、难点,找出渗透点,确定了较合理的教学方法、方案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以及符合实际的学法指导,设计的教学过程才能做到有目的和针对性,也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3、课时不分 任务不明

教学中,一个教学内容往往需要几课时才能完成任务,每节课要进行到什么程度,教师课前必须做到有心中数,分课时备课,同时课时教学目标必须具体。备课中不分课时,教学过程一串到底,必然会导致教学中各学时的任务不具体,目标不明确,“讲到哪里算哪里,钟声一响喊起立”,无全局安排,或不能将难点分散,或浪费课时,教学进度快慢不均,失去调控。这些都不能很好地完成各知识内容的教学任务。

4、面面俱到 欠有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的主要目标,突出重点即抓住教学内容的主要方向。一节课能否突出重点,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教学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在备课中把握住了重点。教师备课必须要突出重点,以带动整个课堂教学获得成功。一课时内容一般只有一个重点和一至两个次重点,设计的教学过程如果对教学内容面面俱到,重点内容不能重点处理;备课时,重点内容涉及的问题研究不够,主要精力放不在突出重点、难点上抓关键、想点子,精力平均分配,都是备不出好课的,教学中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5、远离意见 随意处理

教学指导意见是教学的准则,是指导我们实施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文献。教学大纲对各教学内容给出了较具体的目标要求,要求的层次性较强,易于操作,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把握得具体是否准确,离弃或不注重研究大纲的备课,是一种盲目的准备活动。在备课中只有以认真钻研大纲为前提条件,真正理解、吃透各知识的教学要求,对照教材把握要点,才能做到备课的目的明、任务清、尺度准、有依据,才能把握住教学重点,真正理解所授内容的位置及作用。钻研教学大纲,加强大纲对备课的指导作用,是提高备课质量、教学少走弯路的关键。

6、注重经验 缺乏科研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应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和科研意识,只有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备课中,如果只是注意到自身经验的利用和同他人教学经验的学习,不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缺乏对教学中问题的研究,备课是过去教案的重复,缺乏科研意识,只能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提高教学水平的步子会很缓慢,也不会备出什么好课、出现什么教学成果的。学生在变化,教材要更新,备课只有加强教研、加强科研,科学处理教材,优化课堂结构,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7、就课论课 质量较低

备课的实质即为把课本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二者不得混淆,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照搬,备课不能将教材内容不经加工、精心设计,直接照抄于教案本上;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又是教学内容准备的依据,备课中不能将其割裂,抛弃教材随意另搞一套,想讲啥就备啥。那种认为备课只是“吃透教材”的认识是错误的,“吃透教材”是备课的最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应研究如何将静态的课本知识转化为易教易学的动态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

8、重备教法 轻备学法

教学不是一厢情愿之事。备课主要就是研究学生、研究如何把教与学联系起来,既要考虑到教师的怎样教,更主要的是研究学生的如何学,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接受能力、思想实际、心理特征等,做到与学习心理换位,进行学法指导设计。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学,只备教师、不备学生是不完整的备课,充其量是备课的一半。备学生主要是研究学生的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备练习,备如何组织学生去学习,备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等。备课要研究把教师的表演活动由学生的学习活动来代替。备课要对各层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以使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能力得到很好发展。

9、不切实情 照搬他人

教学上,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不从自己和涉及学生的实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备课时,一味地照抄名师授课录、现成的教案集;或别的人教学程序、模式不加分析、简单照搬,都是“本本主义”的表现,这样都会把自己变得很死,不能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备课中,不仅要向他人学习,更重要的是挖掘自己做教师的天赋,发挥各自的特长,如言语的幽默,板书、板图的优美等,科学地、创造性地设计出符合自己实情的教案,备出教师的个性、特色,使教学过程具有艺术性。

10、只备知识 不备渗透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备课不仅要备知识点,而且要备渗透点。要与时俱进的渗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以及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体现。只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不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是纯知识型的备课,很难做到教书育人的统一。渗透点往往在教材中处于隐性状态,备课时,要研究如何将这些隐性状态的内容转化为显性状态,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感受的观点备出来。备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因素;备出培养学生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和探求精神以及爱国情操的德育因素。

(四)教师上课基本要求

1.预备铃响,教师应准时到岗,做好学生的考评工作。课堂中教师不能无故离开教室或教学场地,以免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并做到按时下课。

2.“眼保健操”时间,教师应督促学生做操,对学生做操不到位或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

3.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结合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民族精神德育渗透。切实改进课堂教学,实行启发式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4.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恰当处理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设计坡度、分散难点,有步骤、有计划科学地安排教学活动,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充实。

5.结合课程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6.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对学生的创新之处,教师必须以肯定、引导,并有能力、有方法地给予解答。

7.教学过程中就关注每一位学生,不留死角。要注意提醒纠正学生不正确、不规范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做好课堂的管理。

8.上课要讲普通话,要树立为每个学生服务的职业意识,尊重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9.课后自觉进行得失成败的反思和总结,并及时做好记载。

10.应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改进教学。

11.重视教学效果的分析反馈,落实纠错具体到每个学生,改正措施落到实处,直至学生完全掌握。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布置作业和检查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帮助学生温故知新,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查缺补漏,指导学生学习。为确保真正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减负与提质之间找到恰切的平衡点,为我校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服务,特制定本条例。

(一)作业的功能:巩固和检查、深化和提高、体验和发展、教学诊断

1、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

2、侧重过程与方法,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3、侧重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重在体验和实践。

4、发现学生认知上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和依据。

(二)布置批改作业的原则:开放性和探究性、量力性和差异性、新颖性和多样性、过程性和激励性、当天全批全改、个别面批面改。

1、内容

除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作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要重视布置课外阅读、调查、实验等实践性、生活化的作业。

2、容量

(1)作业总体要求:认真选择,精心设计,要求明确具体,强调格式规范,认真对待每次作业。作业布置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开放性和选择性。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作业数量和难度要适度,有弹性,可分必做与选做,按学生实际分层次布置作业。对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选做作业。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

数学:不超过50分钟,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等科目不超过40分钟(允许在30分钟以下) 生物:不超过30分钟。

注:高三年级的作业时间可以上浮10%。(高三若发综合模拟卷,语文、数学、英语每周不超过三套,综合学科的单科作业每周不超过二套)

当天没有课的科目不应发作业。特殊时期(如学考、高考前)的作业另作规定。

(2)语文:作文训练要按大纲突出训练重点,每学期高中作文不得少于8篇。每次详改不得少于三分之一,要重视讲评。除作文训练外,语文基础知识练习要及时检查讲评,要有检查日期,每周作业次数不少于授课节数的50%,各年级都要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随笔等良好习惯。

(3)数、理、化、生、外语五科教材上的习题可采用例题、提问、课内练习、课外作业等方式全部解决,优生要有适当的补充练习,学校备课组统一的作业由教师全部批改,课内练习可用自改、互改、集体订正的办法处理,教师实行不定期抽查,要养成学生自己更正错误的良好习惯。

(4)政、史、地也要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每周一次,一般在课内完成,并完成学校备课组推荐的教辅资料作业交教师批阅。

(5)音、美以及劳动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的作业训练一律在课内完成。

(6)一切学科的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要妥善处理,要加强指导,不得放任自流,并要作必要的记载。

(7)单元检测:

①在备课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全年级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单元检测。

②文科学科(语文和英语)试卷全年级可以同卷,理科学科(数理化)试卷按照分层教学要求区别对待。

③要求任课教师认真监考,确保单元检测的真实性。

④当天批阅单元检测试卷,及时反馈,并做好分数数据的登记、分析工作,随时接受教务处、年级组的检查。

(8)学期内学校教务处检查评比作业,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学期考核的依据。

3、 作业难度控制。

教师布置作业应面向大部分学生,要起到反馈学生听课质量的作用,大致上要让80%的学生把80%的作业做正确。

4、形式

要改变单一的文字式作业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口头完成的作业;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5、评价

教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来。在评价结果上,要尽量使用激励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6、批改作业的要求:

(1)教师每次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对学困生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

(2)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使用鼓励性语言。

(3)对于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反馈订正,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倡面改,突出针对性。

(4)绝对禁止以罚写作业变相体罚学生。

(三)学校管理规定:

1、成立考核领导小组

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亲自领导,由教务处组织教研组长组成的评审组进行评比检查,教务员专人记录。

2、检查方式

采取集中检查、不定期抽查和学生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学校集中检查每学期至少三次(期中、期末),平日抽查。

各教研组应认真经常地做好自查。

3、作业的检查标准

(1)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之处要准确指正;

(2)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书写作业,要有统一的格式;

(3)教师批改作业要有一定的评价,注明批改日期,作文要有一定的评语。

4、有以下情况者,学校将予以表扬:

(1)作业分层情况明显,效果好。

(2)坚持对后进生面批面改。

5、有下列情况者,学校将予以批评指正或严肃处理:

①学生代批作业;

②批改作业镣草马虎,出现问题较多;

③一周以上不给学生批改作业;

④连续两次不给学生批改作文。

五、课外辅导

(一)每位教师在自习、晚自修到班辅导时,做到耐心、细致、温和,运用启发式的方法;自习、晚自修时一律不得加课讲授,不得朗读课文。语文、英语以及各学科,都要作好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多读好书,多关心时事政治,养成“随处留心皆学问”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启动“培优、扶中、补缺”工程。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基础来作好分层教学。在班级授课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尖子生,或小班加课或个别辅导,加大有深难度的训练量,作各学科的添加性指导;对“学困生”,进行短缺科目的针对性补课辅导,重点作各学科的学法指导。

六、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个人爱好特长的重要场所。指导好课外活动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二)课外活动包括思想教育活动、讲座课,学科小组(数、理、化奥赛小组),体育锻练,运动队训练,文艺活动,运动会,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和军训等活动。

(三)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奥赛辅导)必须有计划、定内容、定人员、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并报科研处备案,由教务处加以协调安排进行。

七、学生成绩考核

(一)、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对自己教学状况的重要反馈渠道,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成绩考核包括平时、阶段、期中、期末考核。

(二)、平时成绩包括提问、作业、作文、实验、制作等项。单元测试一般要求随堂进行。

(三)、学期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中试占30%,期末试占40%。

八、教研活动

(一)教研活动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团结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一条纽带。教师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二)教研组的基本任务是:

(1)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组织专题讨论,如教材重点、难点的突破,教法的选择,教育理论的探讨,教学经验的交流等。组织教学观摩,如举行示范课,研究课,公开课,汇报课等。组织教师相互听课,除观摩课外,每一位教师都有听课和被听课的责任和义务。每学期每个教师至少听课8——10节(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10——15节),并做好听课记录,以备学校检查。

(3)督促检查老师完成教学计划。教研组要保证完成教学计划,要对本门学科的教学质量负责。教研组长要检查教学进度,分析教学质量,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要把教研组计划交到科研处。

(三)备课组的基本任务是:

1、研究跟教学结合,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备课组活动是科研与教学结合的有效校本研修活动,以怎样上好下周课作为载体,探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学内容跟教学设计的关系,具体的做法是:一人主讲,同伴互助,相互探讨,形成方案,公开教学,案例示范。

①主讲人要做的工作:

一是研究下周教学内容与教材、学生和生活的关系(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

a.研究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章节中的地位与作用。

b.通过分析,归纳出教学的重点、要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混淆点等重要教学内容。

c.分析教学内容跟学生实际的关系,努力做到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习的兴奋点,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出发点。

d.用心创设、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在学教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有利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生成性课程资源(课堂中、作业中、考试中发现的问题),以此来充实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生成动态的课程资源,开放性、层次性、探究性)。

e.分析教学内容跟当代社会、科技、经济、政治的联系,拓展课本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用贯通的能力。

f.高三教学还要研究教学内容与历年高考题的关系,在研究高考题中发现教学信息,把握高考命题思路,以此来确定复习内容和复习方向。

二是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建议(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设计通俗地讲就是研究先教什么、再教什么的问题,这是教师自己的学科思想、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人生观点及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后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效果和吸引力,以利于学生的学习。这里要把握四条:一是教师准备教什么和学生准备学什么,二是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学习,三是为确保教学有效,教学组织和指导的措施和策略有哪些,学生采取哪些方式和方法保证有效学习,四是教师如何评判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a.要研究教学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b.要研究教学设计如何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并能解决作业、考试等现实问题。

c.根据上述研究和深入钻研教材基础上对下周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建议。

d.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确定、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e.对每一课时的教学教法再进一步细化,提出自己见解,形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要点、关键点、辨析易错点、混淆点,利用生成点的具体教法,公布自己教材处理的感悟和遇到的困抑、困难,引发大家讨论。

②中心发言,引发讨论,同伴互助,形成一个有指导意义的周教学建议文本。

主讲人在周交流中作中心发言,阐述自己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认识和见解,提出下周的教学建议和碰到的困难,其他教师都要作积极的回应,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从自身的理解去阐析完善主讲人的方案,激发思考,引发讨论,互有消长(这种有目的、有载体、有方向的深层次对话就是教研),最后由主讲人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一个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文本发给大家。

③公开教学案例示范。

根据学校教育科研要“真、实、小”的原则,真正实现教学跟研究的结合,让研究成果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每周的主讲人都上一节示范课,具体安排一是主讲人说课,后向备课组成员说明教案的具体理由、具体过程,把教学设计的具体思想、具体环节、细节都呈现出来,备课组集体会诊,探讨后再进行完善。二是主讲人上课,备课组成员听课。三是集体评课,每人发言,做好这点工作的关键,评价主题明确,不是泛泛而谈,漫无目标(这一点尤其要注意),主题是“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和学习过程是否有效”,从九个方面进行评价:a.学生的学习心境b.学生的个性发展c.学生的学习动机d.学生的学习参与度e.学生的协作能力f.学生的技能发展g.学生的思维发展h.学生的认知情况i.学生的学习绩效和谐高效和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应该让人感到有一种乐趣,能体现探究的快乐,能品尝成功的喜悦。

2、合作编制资料,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练习由备课组老师精挑细选编制,每个备课组都建起了自己的资料库,在精选中遵循了两个原则:第一是符合教学进度,不挑偏题、怪题、超纲题,紧扣教学,且在练习成型印刷前老师先做一遍,检查有没有错误或不合理之处;第二个原则是每次作业题都呈现一定的梯度:从要点知识回顾→概念原理辨析题→讨论探究、实验设计及无定解的开放题等,这样的作业结构可以面向所有的学生,而不是一刀切。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完成前面的一部分或两部分,尝试第三部分;而功底扎实学有余力的学生既可以练基础又有深度思维训练的空间。这样的作业使各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为完成作业的抄袭风气,最大限度地实现作业理念:让100%的学生完成70%以上的题目,而不是让70%的学生完成100%的题目,努力达到在同样的作业时间内收到更高的效益,提高了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规范考试,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⑴合作命题:备课组提前讨论考试的范围、题型、题量,命题指导思想及试题的深难度等,命题老师完成命题后先由同组老师限时做一遍,再提出修改意见。通过这样多次重复一张考卷才成型。这样的命题方式有三大优点:一是可以预测学生解题时间,二是难度不容易失控,三是可以减少试卷中的错误(包括错别字、知识点等)。⑵分工阅卷:每次考试之前教务处会分发给每位老师一张阅卷工作安排表,详细地列出了每门学科的阅卷时间、地点、人员及阅卷组长。阅卷结束后每位阅卷老师还要对自己所改的试题要进行总结:如哪个小题错误率特别高;学生对哪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学生出现了几种类型的错误;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错误等等;形成试卷分析材料。最后阅卷组长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提供给任课老师进行参考。⑶卷面分析:根据统分结果,各位老师就可以一目了然看出本班学生解决不同题型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以便教师查找导致差距的原因,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的方法或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依据。

3、精心高考研究,把握教学方向

所有教师必须认真研究高考复习策略,一是静心领悟两纲,把握高考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明确命题范围。二是反复阅读当年高考试卷评价报告,了解高考命题方式这一重要信息,从而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认真研究试题,预测命题趋势(把历年试题分章研究找共性,把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异同,把重点试题纵向研究找趋势,把当年试卷横向研究找信息,把新增内容单独研究找变化)。四是精心钻研课本,清楚课本的内隐知识,落实、变通、创新、应用基础知识,从而使复习更扎实有效。五是精心改编高考题,提高命题能力,通过研究高考题、模拟题、课本题,汇合综合信息,从不同的视角改编高考题、创新高考题。

(四)教师应通过参加教研活动及专业进修,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上进行改革,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学校鼓励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求每个学年至少写一篇论文(或总结)。每学年由教务处组织进行一次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上一条:电教室管理制度 下一条:年级主任职责

关闭